一、消极履行被“限高”,处处受限促执行
在一起婚姻家庭纠纷案中,自申请执行之日起,被执行人殷某一直未履行义务,查无可供执行财产,且下落不明。对此,法院依法对其采取限制高消费措施,其无法乘坐飞机、高铁等交通工具。
3月9日,被执行人殷某的母亲来院称其女儿在购买高铁车票时被禁止购票。“她现在无法购买高铁车票,只能乘坐普通火车,我听说如果再不履行义务,恐怕还有更多的限制。”殷某的母亲感叹道,最终被执行人母亲代女儿偿还17500元抚养费,此案执结完毕。
拿到执行款的申请人激动地说:“孩子母亲一直没给我说法,我也联系不上她,这次将孩子的抚养费执行回来,能让孩子更好地学习成长,由衷地表示感谢。”
二、冻结银行卡主动把钱还
李某与许某因租赁车辆抵押金问题发生纠纷,李某承包许某出租车,合同到期后,许某拒不返还押金,诉至法院后,经调解,双方约定2018年11月30日前,许某返还李某车款8500元。2019年3月4日,李某苦等无果后无奈申请执行。
经调查发现,申请人及其委托人均无法提供被执行人去向,且无法提供有效的联系方式,更提供不了任何有效财产线索。面对“三不知”案件,执行法官通过多方渠道查询到被执行人最新的联系方式,通过电话告知被执行人不履行的后果。而被执行人表现出强烈的抵触情绪,表示身在外地,手头没钱,无法履行。在执行法官多次苦劝无果后,依法决定将被执行人名下有资金流动的银行卡全部冻结。
数天之后,执行局接到被执行人打来的电话:“现在你们把我的银行卡都冻结了,我连水费都交不了,我还钱。”3月18日,被执行人委托其朋友将8500元执行款全部存入法院专户,此案全部执行完毕。
三、诚信受影响贷款无门
佳木斯某公司诉张某、张某某一案,经过执行法官与“老赖”一番“斗智斗勇”后,此案终于执行完毕,但是关于执行的故事却没有结束。近日,执行法官接到被执行人张某某打来的电话,称自己贷款买车,却被银行拒绝了,想不出原因的他只能给执行法官打电话求助,是不是之前的执行措施影响贷款呢?
执行法官对案件进行查询,发现确有张某某被列为被执行人的案件,案件已经执行完毕,所有执行措施也已经解除,但是其诚信记录却因其被列为被执行人而受到影响,所以在办理购车过程中,贷款银行发现张某某曾有不良诚信记录,贷款申请才被驳回,此时,张某某才意识到“黑名单”的威力,为自己的行为后悔不已。
对于妄想逃避执行的“老赖”,法院有17种强制执行措施“铁腕”出击,而面对真正有困难的被执行人,法院执行也可以做到温情脉脉,保障申请执行人的合法权益,维护司法权威。
四、父债子偿,温情执法促和解
3月20日,执行法官在办理高某与池某的民间借贷纠纷一案时,发现被执行人池某于2018年5月份上吊自杀。经调查后发现,池某的妻子现不在本地,池某只有一子,且生活困难。“法官,不是我不想还钱,一时间真是拿不出这么多钱啊,但这钱我不会赖,会尽最大能力慢慢把钱还上”,被执行人池某的儿子对执行法官说道。
考虑到池某的儿子还款能力有限,执行法官与申请人高某取得联系并说明情况,高某表示愿意予以谅解。最终,双方自愿达成和解协议,被执行人池某的儿子表示愿意在其母亲回来或今年秋收后给付高某剩余欠款,这起纠纷成功得到化解。
铁力市法院在保障司法公正的同时,积极回应群众的司法需求,确保执行攻坚有力度、保障权益有速度、高效为民有温度,真正做到“让老百姓打官司不求人”的庄严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