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不断探索多元化矛盾解决机制,创新司法为民举措,提高司法服务水平,扎实打造一流的司法为民服务品牌。“张淑霞法官工作室”成立至今,以面谈、电话、微信等多种方式,接待答疑九十余次,获得了群众的一致好评。
遗产继承起纠纷,暖心调解挽亲情
在处理曹某因意外死亡引起的法定继承纠纷案件中,曹某妻女与曹某父母因遗产、抚恤金和赔偿款分配问题发生争议。受案后,张淑霞立即与各方沟通,了解双方矛盾很大,曹某父母对儿媳在儿子尚未安葬就为遗产问题将其告到法庭意见很大,心生隔阂,宁可不要抚恤金和赔偿款也不配合签字。
张淑霞考虑到曹某突然死亡,对年迈父母打击很大,老人正处于悲痛中,且身体患病行动不便,主动到曹某父母家中送达,为其父母办理诉讼委托手续。面对失去儿子而悲伤和被儿媳起诉而愤怒的曹某父母,张淑霞一面从情理角度耐心倾听并安抚情绪激动的两位老人,一面从法理角度向二人细致地解释遗产和抚恤金分配流程,通过耐心、细致的沟通交流,各方当事人都被张淑霞的工作态度所感化,最终促使双方就遗产、抚恤金、赔偿款和丧葬事宜等问题达成调解协议。
结案后,张淑霞还特别叮嘱曹某女儿放假多回家看望爷爷奶奶,安抚老人、缓和矛盾,从源头清除财产继承纠纷诉讼多发的土壤,使遗产不再成为吞噬亲情和善意的猛兽。
讨薪不成欲上访,耐心调解化矛盾
在处理于某诉某村委会劳动争议纠纷案件中,于某曾向劳动部门申请劳动仲裁,后诉至法院要求村委会支付其二十年前任村委会书记期间拖欠工资8000余元,按当时政策村委会成员工资靠收乡提留村统畴发放,后因国家取消乡提留村统畴,该工资一直未发放,于某多次到村委会和乡政府要求解决,但历任村委会都没有解决,于某表示如果本案不能解决就上诉上访。
因该案时间跨度长,现任村委会主任和副主任也以本案已过诉讼时效和不知情为由不认可该欠款。考虑类似于某的情况该村还有几户,为了避免产生不良社会效果,开庭后张淑霞没有因本案不是劳动争议案件就驳回于某起诉,也没有因村委会长未出过欠款凭证就驳回于某诉讼请求,而是深入该村所属乡政府经管站调查了解该乡财务账目,确定于某主张的工资确实在该村委会挂账未付。张淑霞将调查情况向双方反馈,多次组织双方协商,并以案讲法,从法理和情理角度对案件涉及的诉讼时效和证据效力问题进行释法析理。
为了判决后执行取得更好的社会效果,建议村委会负责人克服“新官不理旧账”的思想,本着实事求是和诚实信用的原则,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大局出发,召开村民代表大会拿出解决方案,以彻底解决历史遗留问题,避免出现类似的诉讼和上访事件,
最后村委会接受了法官的建议,在接到判决后立即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对于某工资问题进行研究,并以最快的速度支付,于某被拖欠二十余年的工资得到了彻底解决。
法律咨询、诉前化解、下乡调解、巡回审判、普法宣讲……“张淑霞法官工作室”主动了解群众诉求,将土地权属、家庭纠纷、民间借贷等矛盾纠纷化解在苗头阶段,最大限度的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下一步,铁力市法院将继续紧紧围绕“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这一目标,以“张淑霞法官工作室”为抓手,积极打造基层服务新品牌,让法官工作室成为法院与人民群众之间的“连心桥”、矛盾纠纷的“调和剂”、 社会治理“前哨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