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诉争纠纷 一朝尘埃落定

发布时间:2024-08-26 15:37:48


    在法院,执行工作兑现的是胜诉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往往被看作是实现公平正义的“最后一公里”,这通常也是执行法官心目中矛盾最集聚的“一公里”。“感谢法官一直没有放弃帮我执行,这场官司终于结束了!”马某叹息一声,意味深长地说。马某与高某本是朋友关系,但因为一桩借款合同纠纷案件,彼此纠缠十年之久。2014年马某因高某不履行合同约定,到法院提起诉讼,历经一审、二审、再审,2017年法院判决高某给付马某本息合计521万元。

                                 双方各执一词 生效判决难执行

    “法院判你赔521万元,你为啥不履行?”马某说。“我不刚给你一套房吗?抵扣200万!”高某反驳道。马某争辩称:“想得美,这就不是一个事,你这破房子值200万?”“那我就没钱了,还不了!”高某开始耍赖。判决前后双方又有以房抵债等经济往来,对债务形成原因、数额、利息均有不同意见,情绪激动,不积极配合生效判决执行。

                                 双方关系僵化 多次调解未见效

    “高某,你来法院一趟,总这么拖着可不行,来看看能不能有新的和解契机!”执行法官又一次拨通了被执行人的电话。几年来,执行法官组织双方反复算账,多次不欢而散,偶尔达成共识又因不按约定期限履行或反悔而和解失败。“不可能,我不接受和解!”马某说。

                                 流拍又拒收 真金白银难兑现

    法院在执行中控制被执行人房产十六套,车辆三台,银行存款、工资收入、股票等财产。双方对房产价值不同意议价。为减少当事人损失,执行法官对十六套房产中有代表性的一户商服、一户住宅、一户车库委托评估,一拍、二拍流拍,申请执行人不同意接收流拍房产。“法官,我们都定居省外了,这房子又不好卖,我不要!他有钱,我就要他给我钱。”马某说。

                                 转机出现 十年恩怨终破冰

    “马某,虽然你人在外地,现在房价行情见好,我建议你还是以房抵债及时兑现权益,早日摆脱诉累。”执行法官一直没有放弃执行和解工作。反复沟通双方当事人,耐心听他们的需求,讲是非曲直,谈利害关系,先后拨打和接听电话百余次,回复微信、短信千余条。执行到位234万元后,鉴于当事人双方就剩余案件款本金、利息、判决生效后迟延履行利息等又纠纷不断,执行法官主动向双方当事人试探性提出多项解决方案。今年八月,被诉讼纠缠了近十年的俩人终于握手言和。“我同意您提出的最新解决方案,以六套房产抵偿剩余全部案件款本金、利息。”马某对执行法官说。“我同意这个解决方案。”高某如是说。为防止夜长梦多,在双方签订和解协议的同时,要求被执行人当即开具房票,法院解除这六户房产查封后,陪同双方当事人到不动产办理产权过户登记。

    事非经过不知难,成如容易却艰辛。经过执行法官漫长又艰辛的工作,十年的诉讼纠纷终于得到彻底解决。

    下一步,铁力市人民法院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公正与效率”主题,落实“一要二统三抓实”工作思路,继续秉持“如我在执”的理念,聚焦破解梗阻点,主动出击,努力破解执行僵局,用实际行动解决好人民群众的最忧心问题。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