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霆2025·林都利刃 | 铁力市人民法院以司法利剑守护生态底线

发布时间:2025-04-08 18:56:38




    近年来,铁力市人民法院深入贯彻省法院"五牢记、五融合"工作要求,以守护生态环境这一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为使命,始终秉持恢复性司法理念,通过补植复绿、生态赔偿等创新机制,全力构筑坚固的司法保护屏障,用实际行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书写司法守护生态的生动篇章。

    2022年11月至2023年11月期间,刘某无视林业管理规定,在未取得采伐许可的情况下,先后四次私自砍伐杨树200株、榆树5株,用于家庭烧柴。2024年3月28日,刘某主动投案自首,如实供述犯罪事实。

    2024年12月17日,铁力市人民法院依法作出判决:判处刘某拘役四个月,缓刑六个月,并处罚金2000元。作为附带民事公益诉讼被告,刘某需在判决生效后的一个植树周期内,于司法补植复绿基地补植红松树苗615株,并承担为期三年的养护责任,确保树木成活率。

    执行攻坚:专业托管破解难题

    2025年3月,该案正式进入执行阶段。执行法官迅速响应,第一时间找到刘某,送达《执行通知书》等法律文书。刘某当场缴纳罚金2000元,但在落实补植红松树苗时,难题接踵而至。

    “我压根不会种树,更没办法保证树苗能活下来。”刘某无奈坦言。执行法官经调查了解到,刘某身为农民,确实没有树苗栽种与管护经验,难以按照要求在确保树苗成活率的前提下,开展为期三年的管护工作。

    司法创新:构建生态保护闭环

    面对"零经验"的被执行人,执行法官创新推出"专业托管"模式:

    ▶ 精准对接需求:了解到刘某作为农民缺乏种植经验,执行法官多次与铁力市人民法院司法补植复绿基地所在的伊春森工桃山林业局有限公司白河分公司进行沟通。

    ▶ 定制解决方案:促成双方签订委托协议,由专业机构负责树苗采购、种植及三年养护,刘某则向伊春森工桃山林业局有限公司白河分公司支付实际产生的相关费用。至此,案件圆满执结。

    "原本担心种不活要反复补种,现在有专业团队管着,我心里踏实多了!"刘某在履行协议时感慨道。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高质量的环境资源司法实践离不开执行工作持之以恒的努力。

    下一步,铁力市人民法院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一要二统三抓实”工作思路,不断提升司法服务支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工作能力,积极助力生态文明建设,以司法之力筑牢生态保护屏障。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