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践行司法为民宗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矛盾纠纷化解中的引领作用。近日,铁力市人民法院第六党支部以“党建+调解”模式为抓手,聚焦农民工群体“急难愁盼”,成功化解一起群体性劳务费拖欠纠纷,以实际行动将“我为群众办实事”落到实处,赢得当事人广泛赞誉。
案情回顾:多维联动破解“薪愁”困局
张某等多名农民工数年前为某合作社提供劳务,却遭遇长期欠薪。多次催要未果后,农民工群体向铁力市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案件受理后,第六党支部党员干警迅速启动涉民生案件“优先研判”机制,经分析认为:本案事实清晰但涉及农民工切身利益,若按传统诉讼程序推进,可能导致维权周期拉长。为最大限度减少当事人诉累,支部决定创新采用“先行调解+司法确认”机制,联合铁力市诉前人民调解委员会组建专项调解小组,搭建“快立、快调、快确”绿色通道。
党员攻坚:情法融合跑出解纷“加速度”
调解过程中,党员干警兵分两路:一方面针对农民工担忧的维权流程问题,开展“一对一”法律释明,消除其对调解效力的疑虑;另一方面联合调解委员会,从法理、情理、商业信誉等多维度对合作社负责人开展劝导,着重说明拒不履行义务的法律后果及负面影响。经多轮协调,双方最终达成调解协议,合作社于指定期限内全额支付拖欠劳务费。为确保协议履行,法院及时完成司法确认程序,赋予调解协议强制执行力,为农民工权益拧紧“法律安全阀”。
此次“先行调解+司法确认”机制的高效运用,不仅为当事人节省了诉讼成本,更实现了“纠纷快速结、矛盾零激化”的社会效果,被当事人称为“有速度更有温度的解纷方案”。下一步,铁力市人民法院将继续落实“五牢记、五融合”工作要求,持续深化党建与审判业务融合,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为引领,不断创新“党建+多元解纷”工作机制,推动矛盾纠纷源头治理、多元化解,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与司法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