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铁力市人民法院桃山人民法庭聚焦群众“急难愁盼”,将庭审现场“搬”至当事人家中,成功调解涉及同一被告的买卖合同、民间借贷两起纠纷,以巡回审判的“温度”,让司法服务直抵民心。
上门庭审:破解群众诉讼难题
桃山法庭受理的两起案件中,被告蒋某既是某农资公司2.8万余元货款的赊欠方,也是周某17.7万元借款的债务人,两起纠纷均因催款无果诉至法院。开庭当日,蒋某未到庭,经电话沟通得知,其居住地距法庭近45公里、交通不便,且身体抱恙、无智能手机无法参与云审——群众的“难”,成了法庭工作的“急”。
承办法官张海龙与团队当即商议,报请庭长同意后决定开展巡回审判。干警提前抵达蒋某家中布置场地、引导当事人,周边村民听闻“法院上门审案”,也纷纷前来旁听,让庭审成了一场“沉浸式”普法课。
高效调解:法理情兼顾解纠纷
上午9时,随着法槌敲响,巡回审判正式开始。庭审中,法官团队严格遵循法定程序,针对两起案件的争议焦点精准发力:
→买卖合同纠纷:双方对欠款金额、利息存在分歧。法官一边释法明义,告知蒋某拒不还款的法律后果;一边协调农资公司体谅蒋某经济困境,最终促成双方达成调解。
→民间借贷纠纷:围绕借款细节、还款时限争议,法官助理现场制作本息计算表,清晰呈现账目;法官结合蒋某履约能力与周某权益,引导双方合理预期,成功弥合老友间的矛盾裂痕。
直至调解结束,团队才发现因专注工作,已错过午饭时间,书记员的“肚子叫”成了这场暖心庭审的结束曲。
此次巡回审判,既是法庭“因案施策”的生动实践,也是法院深化基层治理的缩影。下一步,铁力市人民法院将继续落实省法院“一要二统三抓实”工作要求,一要扩面提质,聚焦乡村、偏远地区群众需求,扩大巡回审判覆盖范围,重点针对家事、邻里、涉农等民生纠纷,让“上门办案”成为常态;二要融法于情,在巡回审判中同步开展普法宣传,把“审理一案”与“教育一片”结合,让法治理念扎根基层;三要优化服务,持续完善“巡回审判+调解”模式,简化流程、减少当事人诉累,真正把司法服务送到群众心坎上,为基层和谐稳定筑牢法治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