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都1115”机制显成效 游客意外受伤获赔偿

发布时间:2025-10-23 14:59:26




    铁力市人民法院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道路,依托伊春市中级人民法院打造的“森旅法韵 伊法护航”旅游解纷品牌,着力构建安心、舒心、放心的林都全域旅游环境,做好“全员护游” 工作。近日,铁林人民法庭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高效公正化解涉旅游纠纷。仅用5天时间,成功调解一起因年久失修的渔村平台引发的意外伤害纠纷。
事故突发:老旧平台暗藏安全隐患
    2025年7月,哈尔滨游客吴某和家人在铁力某渔村钓鱼时,因渔场木塑板平台年久失修,存在腐朽、松动,行至钓鱼时,台面第三块板突然折断,吴某右腿掉落平台,用右手本能撑地,导致右手腕部遭受严重撞击。经医疗机构诊断,吴某伤情为“右桡骨远端骨折”,腕关节疼痛、肿胀和活动受限,不仅影响了吴某的正常生活,还需要投入相当的治疗费用和恢复时间。事故发生后,吴某与渔村经营方就赔偿问题产生了严重分歧,双方各执一词,纠纷一直难以解决。
调解困境:赔偿金额分歧难以弥合
    吴某认为渔村作为经营场所,未能提供安全设施,未能尽到法定的安全保障义务,也无任何安全警示标识或临时防护措施,应对事故承担全部责任,请求医疗费、护理费、误工费、营养费等损失两万余元。
渔村方面则辩称已尽到安全提示义务,认为吴某作为成年人也应具备一定的自我安全防范意识,对损伤结果存在一定过错,但不同意全额赔偿。双方就责任划分和赔偿金额存在较大分歧,吴某甚至提出鉴定申请,传统解决渠道难以奏效,纠纷陷入僵局。
机制创新:整合联动搭建解纷平台
    为了让游客权益得到保障,也避免商家进行冗长的诉讼过程,铁力市人民法院开通涉旅游纠纷优先立案、快速分案、快审快结“绿色通道”,由铁力市综治中心“老曹工作室”调解专家曹殿良联合铁林人民法庭共同开展调解工作。承办法官依托“一次反映、一次性受理、一站式服务、五家联动”的林都“1115”涉旅游纠纷联合化解机制,协调公安局、司法局、综合治理中心等联动单位的职能优势和平台作用,共同成立联合调解队伍。五家单位发挥各自职能优势:法院通过在综治中心设立的“旅游纠纷协调对接工作站”,提供法律指导和专业支持,公安维护现场秩序,司法提供专法律保障,综合治理中心负责统筹协调,实现资源整合、信息共享、协同联动,大大提升纠纷解决效率。
圆满解决:高效调解达成协议
    经过多次组织双方协商,倾听双方诉求,铁林人民法庭法官张中瑞从法律责任、赔偿标准、行业规范等多个角度进行专业分析,寻找利益平衡点,通过联动机制的多次调解,双方终于认识到各自的责任和权益。基于互谅互让的原则,吴某同意降低赔偿要求,渔村也认识到自身在安全管理上存在的不足。最终双方达成一致意见:渔村即时向吴某一次性支付一万元赔偿金,双方纠纷就此了结,不再追究对方任何责任。
    铁林人民法庭通过提供“一站式”分流、转办、联络、化解、反馈等服务,切实为这起涉旅游纠纷实质化解、提速增效,仅用5天时间就圆满解决了纠纷。下一步,铁力市人民法院将进一步深化“五员联调”多元解纷机制,充分发挥派出法庭辖区旅游资源与区位优势,深化文旅法庭“法治+旅游+生态”品牌建设,利用“景区法律服务站”,常态化开展前端化解、法治咨询、巡回审理等服务,持续提升司法服务专业化水平,为林都旅游特色产业发展筑牢司法屏障。
 
 

 

关闭窗口

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 黑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 伊春市中级人民法院